4月份的辽宁,正是春意萌动的好时节,这番好风景却无法宽慰彭嘉致(化名)的心情。他的养殖场在2017年被有关部门以425万元的补偿进行征收,但相关文件却消失不见。他担心,巨额补偿会因为书面文件的缺失而付诸东流。
“老彭,这事儿你得找个律师。”邻居大叔建议道,“我打听过了,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在这方面很有经验。”
从2017年到2024年,往返于多个部门,却屡次碰壁的彭嘉致决定放手一搏。他联系上冠领律所,律所指派杨彤律师代理此案,和彭嘉致会面详谈。
原来,彭嘉致的养殖场曾因被划入禁养区而面临关闭,后来被纳入征收,不仅不用关场受损,还能拿到不小的补偿,可谓柳暗花明。可是,后来有关部门发出解除协议通知,涵盖附近的一大片区域。彭嘉致看不到文件,担心拿不到钱。
冠领律师意识到这是一起典型的政府信息公开案件,根据丰富的办案经验,律师指导彭嘉致正式向住建局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,要求公开2017年的评估报告及补偿协议。然而,一个月后的回复却让彭嘉致大失所望。住建局声称,由于2019年8月解除了相关协议,因此这些信息已作废无效。
“这不是事实!”彭嘉致激动地说,“我们有录音证明当时确实签过协议。”
冠领律师冷静地分析道:“对方明显在拖延时间,我们需要准备更充分的证据。”
下一步,律师整理录音资料、评估明细表等,提出行政复议申请。可惜,复议机关再次驳回了请求。
“看来只能上法院了。”律师一边安排下一步的方案,一边和彭嘉致解释,信息公开类案件,通过诉讼可以促使住建局作出处理。
律师代理彭嘉致对住建局和复议机关提起诉讼。法庭上,住建局坚称补偿协议已经解除,相关信息不存在;律师拿出证据,证明解除通知并未涵盖彭嘉致的养殖场。
冠领律师强调,住建局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,其已对彭嘉致申请的信息进行了全面检索。律师发问:“从录音和评估明细来看,可以明确看出当时确实存在评估报告和补偿协议。如果这些文件真的作废了,为什么不能公开?”
住建局没办法回应。法院支持冠领律师的意见,于2025年2月出具判决书,判决撤销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以及行政复议决定书,并责令住建局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。
遇到征收拆迁,除非补偿款已经全部到位,否则任何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问题。就像本案中的彭嘉致,遇到法律问题,及时求助专业律师,才能更快解决问题。
撰稿人:陈娅
审稿人:段光平
稿件类型:原创B